小學二年級的大雄因為大便有血來求診,由於平時的糞便偏硬,所以先用軟便劑來處理可能因為硬便造成的肛門裂傷,然而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,大雄還是持續血便,因此接受大腸鏡檢查。在大腸鏡時,發現在乙狀結腸有個瘜肉,經內視鏡切除之後,大雄就痊癒不再有血便了,病理檢查證實是良性的少年性瘜肉。
大腸鏡發現瘜肉 |
大便有血是兒童胃腸科門診常見的就診原因之一,不同年齡層兒童,可能造成血便的原因不盡相同,在學齡兒童,除了肛門裂傷、感染性胃腸炎、美克氏憩室、發炎性腸道疾病外,更要小心是否有瘜肉問題。大腸瘜肉會因為糞便的摩擦而出血,血的顏色因瘜肉位置而有所不同,大部分的是鮮紅色的血,但有些則是暗紅色的血。在兒童,85%的大腸瘜肉是少年性息肉(Juvenile polyps)、10%是腺瘤(adenoma)、剩下的則是增生性瘜肉(hyperplastic polyps)。
想要檢查是否有大腸瘜肉,最直接的還是大腸鏡檢查,大腸鏡檢查除了可以診斷大腸瘜肉外,還可以診斷病童是否有發炎性腸道疾病。當大腸鏡檢查發現有瘜肉時,便可以利用器械在檢查當下把瘜肉切除,病童之後也就不再有血便情況。大腸瘜肉切除之後,有可能會有再次復發,如果是多發性瘜肉的話,大約有六成病童會復發;如果是單一瘜肉的話,約有17%的病童會復發。因此,當切除大腸瘜肉之後,仍需考慮在2到3年後再次檢查是否有瘜肉復發之情況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