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年11月15日 星期四

副食品: 除了過敏外,最重要的是鐵質的攝取!


        對於副食品的準備,相信很多媽媽已經看過許多文章,心理大概也有個底了。由於台灣過敏的孩子很多,副食品的準備,許多人著重在預防過敏的部分可是,副食品的主要目的,並非預防過敏,而是給予孩子成長所需的營養,因此,當我們用心在過敏的議題上時,也別忘了給予孩子足夠成長需求的營養。在台灣,除非特殊情況,通常媽媽都用心幫孩子準備副食品,在三大營養素(醣份,蛋白質與脂肪)幾乎不會有缺乏的問題。然而,即便媽媽這麼用心地準備副食品,有一種微量營養素缺乏卻是十分常見,那就是鐵質。

        鐵,重要嗎?當然重要雖然出生時,小朋友的肝臟內已有鐵質儲存在肝臟內供未來成長所需,但這個量大約在4到6個月時便會用罄。想像一下,一個孩子從4個月長到一歲時,身體成長的幅度不小,自然也要製造許多紅血球來供身體成長所需,一旦缺鐵,自然很容易造成貧血;除此之外,身體需要用到鐵質的地方,不是只有紅血球,更重要的是還有腦部,所以缺鐵時也會影響腦部發展。更重要的是,當身體開始鐵質缺乏時,首先受到影響的是腦部發展,當缺乏情況加劇時,才會出現貧血。因此,面對鐵質缺乏,預防比治療還要重要!

        要預防小朋友出現鐵質缺乏,最重要的莫過於在開始給予副食品時,要注意到食物裏頭的鐵質是否足夠?雖然很多植物類的食物富含鐵質,譬如黑豆、紅豆、葡萄乾或菠菜等,但身體對於植物類來源的鐵質吸收效率不佳,單單靠這些食物,仍舊無法應付小朋友因快速成長而對鐵質的大量需求。因此,吸收效率較佳且含鐵量高的紅肉便十分重要,像是牛肉或豬肉等。

        在台灣,副食品添加的順序,習慣上會從米精或麥精開始,然後加入水果以及各式各樣的蔬菜,肉類的添加往往被排在非常後面,而且通常是先給予鐵質含量較少的雞肉與魚肉;也因此,其實許多小朋友已經出現鐵質缺乏的狀況但父母卻仍不知道。根據台灣兒科醫學會的建議,含有鐵的副食品可在4-6個月時開始添加,4個月後尚未使用副食品之前,應開始每天補充口服鐵劑。

        因此,在準備小朋友的副食品時,趕快把富含鐵質且吸收率較佳的牛肉或豬肉加入菜單內吧!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